在 2025 年 4 月 8 日,小熊电器公布的 2024 年年报,报告数据显示,该年度小熊电器营业收入达 47.58 亿元,仅有 0.98% 的微弱增长;而归属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滑坡,降至 2.88 亿元,同比下滑 35.37%。这样的业绩表现,让外界不禁对小熊电器一直以来坚持的 “小而美” 发展路线产生了疑问。

回溯小熊电器的发展历程,自 2006 年由李一峰创立以来,便踏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。当时,家电行业多数企业热衷于打造大而全的产品线,小熊电器却另辟蹊径,聚焦于小家电领域,尤其是那些被大企业忽视的 “长尾品类”。凭借着精准的市场定位,小熊电器以酸奶机为突破口,成功打响了品牌知名度,挖到了发展道路上的 “第一桶金”。此后,公司不断在产品品类上深耕细作,逐步将业务拓展至厨房电器、生活电器、个人护理、婴童用品、家居产品等多个细分领域,成为创意小家电领域的佼佼者,并于 2019 年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。
然而,时移世易,当下的市场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小熊电器 “小而美” 的发展模式正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。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,家电行业的竞争愈发白热化。美的、苏泊尔等传统家电巨头凭借深厚的品牌积淀、完善的销售渠道以及强大的研发实力,在小家电领域持续发力,不断巩固自身优势。同时,新宝电器、德尔玛科技等新兴势力也在迅速崛起,积极抢占市场份额。以智能电饭煲、多功能电烤箱等热门小家电品类为例,小熊电器不仅要面对九阳、美的等品牌长期积累的竞争优势,还要应对新进入者的冲击,市场竞争压力可谓与日俱增。
小熊电器自身也暴露出一些问题,对其发展形成了制约。在产品层面,虽然小熊电器产品种类丰富,但随着市场逐渐趋近饱和,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创新的要求日益提高。小熊电器在迈向高端化、精品化的进程中,步伐略显缓慢,在满足追求高品质产品的消费者需求方面,仍存在一定的差距。在渠道方面,尽管小熊电器在线上电商渠道取得了不俗的成绩,线上收入占比超八成,但过度依赖线上渠道也隐藏着巨大风险。如今,电商流量红利逐渐消散,获客成本持续攀升,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的业绩增长。
当然,面对这些困境,小熊电器并未坐以待毙,也有采取措施寻求突破。在产品战略上,小熊电器计划打造行业领先的高端产品,推出了逐光套系,期望借此提升品牌的高端形象。在渠道拓展方面,小熊电器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。海外小家电市场渗透率较高,如美国平均每户家庭拥有 31.5 件小家电,英国为 27.5 件,而我国仅为 9.5 件,这显示出海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。小熊电器制定了明确的全球化布局战略规划,尝试通过 “借船出海” 等多种方式,进军国际市场。
小熊电器过往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独特的产品策略,在 “小而美” 的道路上收获了显著成就。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,要继续坚守这一路线并非易事。它需要在产品创新、品牌升级、渠道拓展等多个方面持续努力,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 “小而美” 的独特优势,向着成为全球小家电领先企业的目标迈进。